新丝路

字:
关灯 护眼
新丝路 > 皇明天子 > 第二十九章 深海卤水

第二十九章 深海卤水(第2/3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些传教士也都是些很务实的人。

    “王侍郎,一早就听到喜鹊叫,咱家都猜到了有贵人临门,没想到来的这么快。”徐应元乐呵呵的迎上去了,这位可是王承恩亲自前往广平府接来的特进右侍郎,他的手已经伸到了王徵的袖子,准备把准备好的银票送上。

    王徵推开了徐应元递过来的银票摇头说道:“咱们都是万岁的人,不来这套,万岁知道了,咱们都没什么好果子吃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这个记工,也就这十多天,以后就会以斤论薪对不对?万岁说年底的时候,户部尚书毕自严就会来盘账我用这个给百姓们生点法子。省的咱大明的百姓被你们给坑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看这是什么?”王徵摁了两下手里的计数器,笑眯眯的说道。

    徐应元一脸尴尬的收起了手中的银票,他塞了好几次,王徵死活不收。他也没办法。听到王徵说话,徐应元脸色就一拉,略带几分忿忿的说道:“看王侍郎这话说的,咱家就是有一万个胆子,还敢糊弄万岁不成?这脑袋要不要了?”

    “你脑袋要不要,是你的事,不过我倒是寻了个法子,能解了万岁的心病,抬上来。”王徵一挥手让人抬上来一台称。

    半人高的秤,多数都是木质,只有里面的长短杠杆,是铸造件,其余的都不需要多少铁料的消耗。

    王徵把计数器塞进了秤头,往称上一站,笑着说道:“你瞧这里,最多可以称两百斤,只需要把计数器往里一插,多少斤两都会如实计数。”

    计数器咔咔的响了几声,就锁在了九十三斤七两三钱的位置。王徵下了秤,又站在了上面,变成了一百八十七斤四两六钱。

    徐应元嘴角抽搐的看着这计数器和称,说道:“这煤石记到斤两也就算了,咋还计算到钱这地步了?这平日里都算到两,你这算到钱过分了呀,年底万岁来查账,一个人缺上两斤,咱家这脑袋不得让万岁爷给摘了?王侍郎这不是明摆着坑内监吗?”

    徐应元拍着手,一脸焦急的说道:“王侍郎高抬贵手呀,这不是咱家存心贪点钱啊。”

    其实真的算,这西山煤田日常上工也就是一万八千余人,算满两万人,一人缺两斤,也就四万斤,八万铜板,也就一百二十三两银子。

    但是短了四万斤,这账报上去,万岁爷把他们这一山的净军砍了的心都有。

    王徵可不是坐在翰林院的学子,他可是在广平府做了近五年的推官,主持水利和桥梁,对于实际和理论的差距,他当然一清二楚,听到徐应元这么说,他也能够理解,回去之后把计数器改改就可以。

    王徵点头说道:“每个甲首手里一个计数器,等下个月都给你送来两千个,咱们两个多沟通,九月中下旬,都是给西山煤局调试和分派秤和计数器的时间,十月份开始,十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,每三个月收回甲首手中的计数器,拿到户部盘账。”

    “我可提醒你,以前的施凤来好糊弄,现在的毕自严可不好糊弄,那算盘打的,我都头疼,台基厂的阮修看到户部的员外郎都绕着道走。”

    王徵禁不住打了个寒战,户部的确没掏钱,但是西山澹峪岭的陵寝,户部有人盯着账,他总觉得户部的那群人,跟饿狼差不多,眼里冒着绿光。

    都是读书人,一身的铜臭味。也不知道毕自严从万岁哪里得到了什么样的圣喻。

    “他把账算的那么明白,朝里的明公们还不他给吃了呀。”徐应元小声的嘀咕着。

    王徵笑着摇了摇头,张居正的时候,就有户部尚书王国光与侍郎李幼滋,把账算得很通透,还写成了《万历会计录》,当时弄的朝臣们相当的狼狈。

    张居正一倒,王国光就被赶出了京城。继任的户部尚书张学颜,居然搞出了清田的戏码,也是三年不到,连续上书八次乞骸骨归乡,才终于致使。

    王徵将手里的计数器递给了徐应元,放在了他手里拍了拍说道:“王国光、张学颜、毕自严都算是算学博士嘛,对数字都比较在乎。咱们不偷不抢他们查就是了。东西收好,平日琢磨琢磨,有什么问题可以到澹峪岭找我们,这也是万岁交待的。”

    王徵可没放下秤就走,而是带着几个工部的杂造局在窑上转悠起来,偶尔还会和徐应元涂文辅交流一番。总体上分为还是比较融洽。

    但是孙传庭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,他进山压根就没人招呼他。

    孙传庭策马在西山山道上狂奔,直到跑到了人多的地方,才勒住了马匹,他昨日在京中去了煤市口,好好调查了一番这煤炸和煤精的区别,甚至还亲自在炉子边盯了半天,走访了人家,今日廷议又廷议了一次。

    而今天他主要就是来查看一下西山煤局,他也没有找到徐应元和涂文辅的人,直接去了煤洞子,找到了窑民询问。

    孙传庭可不喜欢阉党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